临汾二中举行2025高考出征壮行仪式暨新高三动员大会
临汾二中举行2025高考出征壮行仪式暨新高三动员大会
临汾二中举行2025高考出征壮行仪式暨新高三动员大会新华网太原6月6日电 题:打造内陆地(dì)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“山西实践(shíjiàn)”
新华网记者赵东辉(zhàodōnghuī)、孙亮全、马晓媛、王皓
近年来,对外开放成为山西省打破资源依赖、倒逼改革、推动转型的(de)(de)牵引力量(lìliàng)。主动对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立足发展实际,深挖禀赋优势,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领域和产业(chǎnyè),以制度革新筑牢对外开放的基础体系,不断扩容“朋友圈”,山西正加快打造内陆地(dì)区对外开放新高地。
对外经贸合作“进阶(jìnjiē)”2.0版
谈及去年9月与德国用户签署的(de)两艘3800吨电推杂物船(chuán)的造船订单,华远陆港跨境(kuàjìng)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清洲至今仍难掩激动。
不(bù)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山西的企业,成功跨界造船的背后(bèihòu),是山西外贸出海破局的一个缩影。“我们发挥交通(jiāotōng)基建优势,延伸服务贸易链条,‘陆企闯海’给企业带来广阔天地。”侯清洲说。
这样的(de)出海业务在三晋大地上不时涌现(yǒngxiàn)。脱水红薯和大同黄花出口(chūkǒu)美国、鲜杏出口俄罗斯、蜜枣出口马来西亚、大豆粉出口意大利、“晋”味酸乳出口越南、藜(lí)麦粉出口法国,越来越多的山西(shānxī)优质特色食品走向国际市场。今年一季度,山西农产品出口达3.5亿元,成绩亮眼。
“晋字号”食品出海的同时(tóngshí),太重轮轴、怀仁陶瓷、祁县玻璃等“山西制造”在(zài)海外也声名远播。山西建投集团在波黑承建的多博伊医院项目、柬埔寨暹粒新国际(guójì)机场等标志性工程,成为出海的新名片。
向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轮轴产品的太重集团,积极推动装备制造业从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转变,轨道交通、矿山产品出口在2024年创历史新高,尤其在共建(gòngjiàn)“一带(yīdài)一路”国家持续(chíxù)热销(rèxiāo)。2024年太重集团直接出口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四分之一,重点出口印度尼西亚、乌兹别克斯坦等(děng)18个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。
在山西省(shānxīshěng)商务厅对外贸(wàimào)易处工作人员吕岩看来,以晋能光伏、大运汽车、潞安太阳能为代表的“新三样”生产企业凭借先进技术(jìshù)积极开拓(kāituò)国外市场,为山西省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注入(zhùrù)新动能。锂离子蓄电池、光伏产品、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从2020年的11.1亿元(yìyuán)增长到2024年的33亿元,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长55.3%,继续保持高速。
一系列(yīxìliè)现象背后,是山西(shānxī)外贸主体的“量质齐升”。2024年(nián)山西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2084家,比2020年增加485家。这其中,外贸民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,其进出口占全省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,较2020年提高了(le)10个百分点。
山西的进出口(jìnchūkǒu)主导产品(zhǔdǎochǎnpǐn)也向着高新技术类转变。“2024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据全省(quánshěng)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。”吕岩说。
进出口企业规模和产品质量(chǎnpǐnzhìliàng)实现提升跨越的(de)同时,山西的外贸模式也悄然生变,涌现出对外经贸合作的2.0版本。
设在津巴布韦的(de)Palm River能源冶金(yějīn)经济特区,是一个占地5163公顷、总投资额达(dá)36亿美元的全产业链能源冶金基地。这个由新钢联(山西)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2023年投资新建(xīnjiàn)的园区,已经(yǐjīng)完成一期建设,部分煤矿采洗、焦化、发电、铬铁冶炼等项目已投产。园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非洲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的低碳冶金工业集群。
“这是企业抱团出海模式的(de)一个探索。”新钢联(山西(shānxī))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外部部长李智强告诉记者,园区快速成形的背后,有多家山西企业提供的煤炭技术、建设(jiànshè)施工以及金融支持。
一面走出去,一面引进来。随着特斯拉储能项目、巴斯夫氢能合作等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纷纷落地,到2024年(nián)底,山西省(shānxīshěng)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由(yóu)2020年的500余家(yújiā)增长至900余家。“这些仅(jǐn)占山西经营主体总数(zǒngshù)较小的外资企业,贡献了约占全省40%的进出口,占据了全省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的7%。”山西省商务厅外国投资处处长周肖玉说,这些数据说明山西外资企业的质量。
从进出口(jìnchūkǒu)产品和服务迈上台阶,到进出口企业提质扩量,再到外贸(wàimào)场景上新,山西正发挥独特的禀赋优势,焕新对外经贸(duìwàijīngmào)合作业态,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宽。
以制度改革“打开”对外开放新空间(kōngjiān)
“去年7月海运船只紧张,出口产品(chǎnpǐn)积压,需要进行保税仓储(cāngchǔ),武宿综保区服务中心和外高桥山西(shānxī)运营公司派专人(zhuānrén)帮我们讲政策、考察仓库,很快解决了难题。”谈起武宿综保区“管运分离”改革,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安全室主办王栋深有感触,“改革带来的专业化(zhuānyèhuà)服务给了企业实打实的帮助。”
作为山西首个综合保税区,武宿(wǔsù)综保区(zōngbǎoqū)引入上海外高桥集团,推进管理和运营分离改革,打造全省进出口综合服务平台,填补了保税仓储境外飞机、航材(hángcái)贸易、金融租赁等多项(duōxiàng)省内业务空白,2024年进出口值、保税业务进出口值分别增长107%、176%。
以改革为动能,步入发展“快车道”,武宿综保区(zōngbǎoqū)的做法是山西努力推动(tuīdòng)对外开放制度改革的生动注脚。
立足打造(dǎzào)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,山西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,稳步(wěnbù)扩大制度型开放,形成扩大对外开放“1+N”政策体系(tǐxì),不断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机制,打造各类高能级开放平台,以“制”的(de)优势重塑对外开放体系、拓展对外开放空间。
山西省商务厅外事处处长崔钟丹介绍说,山西成立了对外开放暨参与(cānyù)“一带(yīdài)一路”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整合60多家成员单位,强化对全省对外开放工作的组织领导,同时(tóngshí)持续完善政策体系,印发了加快建设内陆地区(nèilùdìqū)对外开放新高(xīngāo)地行动计划及9个配套政策文件,建立“一带一路”项目管理机制、政银企联动机制(liándòngjīzhì)等,为开放发展夯实制度基础。
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探索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。山西在积极申建自贸试验区的同时,持续推动(tuīdòng)自贸区相关经验在省内(shěngnèi)复制推广。
跨境(kuàjìng)人民币全程(quánchéng)电子缴税、知识产权纠纷优先调解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统一化标准化信息化……自2023年第七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启动以来,一项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山西落地扎根、破土(pòtǔ)发芽(fāyá)。
“目前国务院前七批167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(shìdiǎnjīngyàn)中,山西共复制推广136项,推动政府职能转变、金融开放创新、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制度不断完善。”山西省商务厅(shāngwùtīng)自贸区发展促进处处长常超栋(chángchāodòng)说(shuō)。
加强外商投资(wàishāngtóuzī)政策保障,是山西对外开放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。设立外商投资产业转移促进服务联络(liánluò)中心、建设“外企(wàiqǐ)之(zhī)家”综合服务保障平台、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体系,随着外资“政策包”陆续出台,营商环境不断优化,山西正成为外商投资的新沃土。
5月20日,满载游客的HB932航班缓缓降落在大同云冈国际机场,宣告“大同-香港”直飞航线正式开通,两地有了更加便捷的空中(kōngzhōng)桥梁,推动(tuīdòng)城市开放度再(zài)上新台阶。
开放平台(píngtái)能级提升是山西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关键支撑。山西加力建立开放大(dà)平台,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,推动省域深度融入(róngrù)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。
持续推动山西综改示范区RCEP国际(guójì)合作(hézuò)产业园、长治高新区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等产业合作平台建设,吸引全球要素聚集;打造(dǎzào)太原、大同、运城“南北(nánběi)一线”航空口岸格局、建成4个海关(hǎiguān)特殊监管区域,加快对接国际市场;构建陆海空多式联运线路、中欧班列通达16国48城,拓宽对外开放通道。
航班起落、人潮涌动,汽笛声声、货流往来,山西(shānxī)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(yuèkāi)越大。
对外交往交流(jiāoliú)扩容朋友圈
今年2月,全球知名500强企业霍尼韦尔造访太原,与山西省30余位能源(néngyuán)、钢铁、金融等行业企业代表分享(fēnxiǎng)了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的技术(jìshù)工艺及合作前景。与会嘉宾围绕(wéirào)政策背景、技术创新、市场需求及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这是山西举办的首期“投资中国·对话山西”外商投资沙龙。在(zài)活动现场,霍尼韦尔(huòníwéiěr)可持续发展业务中国总经理曲广东赞叹,专题沙龙打破了传统(chuántǒng)招商模式的局限,为产业(chǎnyè)发展提供了专业的思路和解决方案。
这样的专题(zhuāntí)沙龙,山西今年将开展12场,为世界500强企业、跨国公司(kuàguógōngsī)、国际智库等和山西省政府、企业搭建对话平台(píngtái),促进交流合作。
各种交往(jiāowǎng)交流活动链接(liànjiē)之下,山西距离世界更近,国内、国际的朋友圈持续扩容。
晋企“走出去”战略合作(hézuò)(hézuò)联盟与天津市“走出去”合作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助力晋津企业抱团出海。举办(jǔbàn)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(tuīguǎng)团座谈会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政银企座谈会,组织企业参加东盟(dōngméng)博览会等,山西深化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交流合作,拓展发展空间。
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山西(shānxī),近年如同“宝藏之地”,被(bèi)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向往和走进。山西一面提供便利政策开门迎客,一面开展“晋服全球”文化出海,推动(tuīdòng)“山西好礼”“山西书架(shūjià)”“山西文旅”走向全球。
文化走出去活动山西(shānxī)已持续多年(duōnián)。以(yǐ)中医走出去为例,山西省卫生健康委人才(réncái)中心已连续26年为125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名医疗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专业化培训,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医药和中华文化。
2024年下半年,“山西品牌丝路行”分别走进(zǒujìn)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土耳其(tǔěrqí)、摩洛哥、英国和西班牙,开展(kāizhǎn)宣传推介、经贸洽谈等一系列活动。
文化和经贸往来扩大了(le)山西(shānxī)的国际朋友圈。截至2024年,山西已与32个(gè)国家的67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国际友城关系,与57个国家的153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,与友城间能源、科技、医药、文旅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(shēnhuà)。
“第一次中国山西行就让我惊艳到了。”首次(shǒucì)造访中国的意大利维罗纳(wéiluónà)省巴尔多利诺市市长达尼埃莱·贝尔塔西说,这里的历史(lìshǐ)和活力(huólì)让他(tā)难忘。贝尔塔西在运城市盐湖区签署了发展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,“希望通过建立友好城市的方式,来分享我们相似的文化和旅游资源。”他说。
“纵横欧亚九万里”,晋商曾用开放精神在这篇土地上书写(shūxiě)辉煌。如今,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大(dà)商圈的(de)重要组成部分,山西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奋起直追,主动对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(jiànshè),奋力挥写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篇章。
策划:储学军(chǔxuéjūn)、赵东辉、车玉明
监制:李志晖(lǐzhìhuī)、柴海亮
统筹:万方、叶健、刘云伶(liúyúnlíng)
主笔:赵东辉(zhàodōnghuī)、孙亮全、马晓媛、王皓
参与报道:亢静璇、黄博阳(huángbóyáng)
新华网 新华社山西(shānxī)分社 联合出品
新华网太原6月6日电 题:打造内陆地(dì)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“山西实践(shíjiàn)”
新华网记者赵东辉(zhàodōnghuī)、孙亮全、马晓媛、王皓
近年来,对外开放成为山西省打破资源依赖、倒逼改革、推动转型的(de)(de)牵引力量(lìliàng)。主动对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立足发展实际,深挖禀赋优势,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领域和产业(chǎnyè),以制度革新筑牢对外开放的基础体系,不断扩容“朋友圈”,山西正加快打造内陆地(dì)区对外开放新高地。
对外经贸合作“进阶(jìnjiē)”2.0版
谈及去年9月与德国用户签署的(de)两艘3800吨电推杂物船(chuán)的造船订单,华远陆港跨境(kuàjìng)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清洲至今仍难掩激动。
不(bù)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山西的企业,成功跨界造船的背后(bèihòu),是山西外贸出海破局的一个缩影。“我们发挥交通(jiāotōng)基建优势,延伸服务贸易链条,‘陆企闯海’给企业带来广阔天地。”侯清洲说。
这样的(de)出海业务在三晋大地上不时涌现(yǒngxiàn)。脱水红薯和大同黄花出口(chūkǒu)美国、鲜杏出口俄罗斯、蜜枣出口马来西亚、大豆粉出口意大利、“晋”味酸乳出口越南、藜(lí)麦粉出口法国,越来越多的山西(shānxī)优质特色食品走向国际市场。今年一季度,山西农产品出口达3.5亿元,成绩亮眼。
“晋字号”食品出海的同时(tóngshí),太重轮轴、怀仁陶瓷、祁县玻璃等“山西制造”在(zài)海外也声名远播。山西建投集团在波黑承建的多博伊医院项目、柬埔寨暹粒新国际(guójì)机场等标志性工程,成为出海的新名片。
向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轮轴产品的太重集团,积极推动装备制造业从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转变,轨道交通、矿山产品出口在2024年创历史新高,尤其在共建(gòngjiàn)“一带(yīdài)一路”国家持续(chíxù)热销(rèxiāo)。2024年太重集团直接出口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四分之一,重点出口印度尼西亚、乌兹别克斯坦等(děng)18个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。
在山西省(shānxīshěng)商务厅对外贸(wàimào)易处工作人员吕岩看来,以晋能光伏、大运汽车、潞安太阳能为代表的“新三样”生产企业凭借先进技术(jìshù)积极开拓(kāituò)国外市场,为山西省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注入(zhùrù)新动能。锂离子蓄电池、光伏产品、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从2020年的11.1亿元(yìyuán)增长到2024年的33亿元,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长55.3%,继续保持高速。
一系列(yīxìliè)现象背后,是山西(shānxī)外贸主体的“量质齐升”。2024年(nián)山西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2084家,比2020年增加485家。这其中,外贸民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,其进出口占全省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,较2020年提高了(le)10个百分点。
山西的进出口(jìnchūkǒu)主导产品(zhǔdǎochǎnpǐn)也向着高新技术类转变。“2024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据全省(quánshěng)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。”吕岩说。
进出口企业规模和产品质量(chǎnpǐnzhìliàng)实现提升跨越的(de)同时,山西的外贸模式也悄然生变,涌现出对外经贸合作的2.0版本。
设在津巴布韦的(de)Palm River能源冶金(yějīn)经济特区,是一个占地5163公顷、总投资额达(dá)36亿美元的全产业链能源冶金基地。这个由新钢联(山西)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2023年投资新建(xīnjiàn)的园区,已经(yǐjīng)完成一期建设,部分煤矿采洗、焦化、发电、铬铁冶炼等项目已投产。园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非洲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的低碳冶金工业集群。
“这是企业抱团出海模式的(de)一个探索。”新钢联(山西(shānxī))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外部部长李智强告诉记者,园区快速成形的背后,有多家山西企业提供的煤炭技术、建设(jiànshè)施工以及金融支持。
一面走出去,一面引进来。随着特斯拉储能项目、巴斯夫氢能合作等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纷纷落地,到2024年(nián)底,山西省(shānxīshěng)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由(yóu)2020年的500余家(yújiā)增长至900余家。“这些仅(jǐn)占山西经营主体总数(zǒngshù)较小的外资企业,贡献了约占全省40%的进出口,占据了全省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的7%。”山西省商务厅外国投资处处长周肖玉说,这些数据说明山西外资企业的质量。
从进出口(jìnchūkǒu)产品和服务迈上台阶,到进出口企业提质扩量,再到外贸(wàimào)场景上新,山西正发挥独特的禀赋优势,焕新对外经贸(duìwàijīngmào)合作业态,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宽。
以制度改革“打开”对外开放新空间(kōngjiān)
“去年7月海运船只紧张,出口产品(chǎnpǐn)积压,需要进行保税仓储(cāngchǔ),武宿综保区服务中心和外高桥山西(shānxī)运营公司派专人(zhuānrén)帮我们讲政策、考察仓库,很快解决了难题。”谈起武宿综保区“管运分离”改革,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安全室主办王栋深有感触,“改革带来的专业化(zhuānyèhuà)服务给了企业实打实的帮助。”
作为山西首个综合保税区,武宿(wǔsù)综保区(zōngbǎoqū)引入上海外高桥集团,推进管理和运营分离改革,打造全省进出口综合服务平台,填补了保税仓储境外飞机、航材(hángcái)贸易、金融租赁等多项(duōxiàng)省内业务空白,2024年进出口值、保税业务进出口值分别增长107%、176%。
以改革为动能,步入发展“快车道”,武宿综保区(zōngbǎoqū)的做法是山西努力推动(tuīdòng)对外开放制度改革的生动注脚。
立足打造(dǎzào)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,山西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,稳步(wěnbù)扩大制度型开放,形成扩大对外开放“1+N”政策体系(tǐxì),不断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机制,打造各类高能级开放平台,以“制”的(de)优势重塑对外开放体系、拓展对外开放空间。
山西省商务厅外事处处长崔钟丹介绍说,山西成立了对外开放暨参与(cānyù)“一带(yīdài)一路”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整合60多家成员单位,强化对全省对外开放工作的组织领导,同时(tóngshí)持续完善政策体系,印发了加快建设内陆地区(nèilùdìqū)对外开放新高(xīngāo)地行动计划及9个配套政策文件,建立“一带一路”项目管理机制、政银企联动机制(liándòngjīzhì)等,为开放发展夯实制度基础。
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探索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。山西在积极申建自贸试验区的同时,持续推动(tuīdòng)自贸区相关经验在省内(shěngnèi)复制推广。
跨境(kuàjìng)人民币全程(quánchéng)电子缴税、知识产权纠纷优先调解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统一化标准化信息化……自2023年第七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启动以来,一项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山西落地扎根、破土(pòtǔ)发芽(fāyá)。
“目前国务院前七批167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(shìdiǎnjīngyàn)中,山西共复制推广136项,推动政府职能转变、金融开放创新、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制度不断完善。”山西省商务厅(shāngwùtīng)自贸区发展促进处处长常超栋(chángchāodòng)说(shuō)。
加强外商投资(wàishāngtóuzī)政策保障,是山西对外开放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。设立外商投资产业转移促进服务联络(liánluò)中心、建设“外企(wàiqǐ)之(zhī)家”综合服务保障平台、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体系,随着外资“政策包”陆续出台,营商环境不断优化,山西正成为外商投资的新沃土。
5月20日,满载游客的HB932航班缓缓降落在大同云冈国际机场,宣告“大同-香港”直飞航线正式开通,两地有了更加便捷的空中(kōngzhōng)桥梁,推动(tuīdòng)城市开放度再(zài)上新台阶。
开放平台(píngtái)能级提升是山西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关键支撑。山西加力建立开放大(dà)平台,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,推动省域深度融入(róngrù)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。
持续推动山西综改示范区RCEP国际(guójì)合作(hézuò)产业园、长治高新区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等产业合作平台建设,吸引全球要素聚集;打造(dǎzào)太原、大同、运城“南北(nánběi)一线”航空口岸格局、建成4个海关(hǎiguān)特殊监管区域,加快对接国际市场;构建陆海空多式联运线路、中欧班列通达16国48城,拓宽对外开放通道。
航班起落、人潮涌动,汽笛声声、货流往来,山西(shānxī)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(yuèkāi)越大。
对外交往交流(jiāoliú)扩容朋友圈
今年2月,全球知名500强企业霍尼韦尔造访太原,与山西省30余位能源(néngyuán)、钢铁、金融等行业企业代表分享(fēnxiǎng)了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的技术(jìshù)工艺及合作前景。与会嘉宾围绕(wéirào)政策背景、技术创新、市场需求及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这是山西举办的首期“投资中国·对话山西”外商投资沙龙。在(zài)活动现场,霍尼韦尔(huòníwéiěr)可持续发展业务中国总经理曲广东赞叹,专题沙龙打破了传统(chuántǒng)招商模式的局限,为产业(chǎnyè)发展提供了专业的思路和解决方案。
这样的专题(zhuāntí)沙龙,山西今年将开展12场,为世界500强企业、跨国公司(kuàguógōngsī)、国际智库等和山西省政府、企业搭建对话平台(píngtái),促进交流合作。
各种交往(jiāowǎng)交流活动链接(liànjiē)之下,山西距离世界更近,国内、国际的朋友圈持续扩容。
晋企“走出去”战略合作(hézuò)(hézuò)联盟与天津市“走出去”合作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助力晋津企业抱团出海。举办(jǔbàn)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(tuīguǎng)团座谈会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政银企座谈会,组织企业参加东盟(dōngméng)博览会等,山西深化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交流合作,拓展发展空间。
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山西(shānxī),近年如同“宝藏之地”,被(bèi)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向往和走进。山西一面提供便利政策开门迎客,一面开展“晋服全球”文化出海,推动(tuīdòng)“山西好礼”“山西书架(shūjià)”“山西文旅”走向全球。
文化走出去活动山西(shānxī)已持续多年(duōnián)。以(yǐ)中医走出去为例,山西省卫生健康委人才(réncái)中心已连续26年为125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名医疗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专业化培训,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医药和中华文化。
2024年下半年,“山西品牌丝路行”分别走进(zǒujìn)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土耳其(tǔěrqí)、摩洛哥、英国和西班牙,开展(kāizhǎn)宣传推介、经贸洽谈等一系列活动。
文化和经贸往来扩大了(le)山西(shānxī)的国际朋友圈。截至2024年,山西已与32个(gè)国家的67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国际友城关系,与57个国家的153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,与友城间能源、科技、医药、文旅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(shēnhuà)。
“第一次中国山西行就让我惊艳到了。”首次(shǒucì)造访中国的意大利维罗纳(wéiluónà)省巴尔多利诺市市长达尼埃莱·贝尔塔西说,这里的历史(lìshǐ)和活力(huólì)让他(tā)难忘。贝尔塔西在运城市盐湖区签署了发展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,“希望通过建立友好城市的方式,来分享我们相似的文化和旅游资源。”他说。
“纵横欧亚九万里”,晋商曾用开放精神在这篇土地上书写(shūxiě)辉煌。如今,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大(dà)商圈的(de)重要组成部分,山西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奋起直追,主动对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(jiànshè),奋力挥写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篇章。
策划:储学军(chǔxuéjūn)、赵东辉、车玉明
监制:李志晖(lǐzhìhuī)、柴海亮
统筹:万方、叶健、刘云伶(liúyúnlíng)
主笔:赵东辉(zhàodōnghuī)、孙亮全、马晓媛、王皓
参与报道:亢静璇、黄博阳(huángbóyáng)
新华网 新华社山西(shānxī)分社 联合出品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